2016-08-19 09:39 來源:江蘇曙光石油鉆采設備
江蘇曙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希平撰寫的論文《運用CFD流體動力學模擬淬火槽攪拌設計》,在國際業(yè)內權威雜志——《美國ASM金屬熱處理學會》第28期上發(fā)表。這引起了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幾位美國石油管材專家的注意。
論文中提到的關于熱處理冷卻系統(tǒng)的獨特設計,將大幅度提升海洋油氣鉆具的抗腐、抗扭能力。底特律市美國石油管材專家決定聯(lián)合休斯敦一家國際大型石油公司,來泰考察投資合作,將這一研究成果迅速轉化成生產力。
張希平是江蘇省海洋油氣鉆井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這個實驗室是2014年由曙光集團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合作成立的,主要研究國內外海洋油氣鉆井裝備中難點問題和共性關鍵技術,促進我國海洋油氣鉆井裝備產業(yè)創(chuàng)新、技術儲備和應用能力建設。
實驗室成立近兩年來,先后購置各類研發(fā)檢測設備8臺套,引進“百千萬人才計劃”領軍人才4名、博士生11名,主辦、參加各類學術研討會6場次,申請專利16件,自我培養(yǎng)中級職稱人員11名,焊接專業(yè)人才30名,合作培養(yǎng)工程碩士研究生6名。
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實驗室在“深海石油鉆具抗硫技術”、“深水井口套管應力分析及防腐技術”等研究取得初步進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與國內外高??蒲性核鶎W術、交流合作的力度,不斷加快前瞻性技術研究的步伐,積極探索歐美國家與中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合作的新途徑。
張希平撰寫這篇論文就是實驗室跟美國相關科研院所專家共同研究近一年的成果。論文中提到的關于金屬材料熱處理中的冷卻系統(tǒng)新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張希平解釋,在大多數(shù)熱處理工藝過程中,淬火是很關鍵的一道工序。淬火,就是根據(jù)產品的使用要求,把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通過淬火冷卻液冷卻,以提高其機械性能,改變內在組織結構,最終確保產品性能的穩(wěn)定性。其冷卻速度、均勻性是整個淬火過程關鍵的關鍵,顯得至關重要。
“這項技術的關鍵就是通過先進的液體流量程序設計,徹底改變正常冷卻液的流動方式,使經過熱處理的大口徑深海導管接頭的單件各部位冷卻速度一致,同時,可以一次性處理10至30件大口徑深海導管接頭,每個導管接頭的冷卻速度全部一致,均勻性大于98%以上。”張希平說,這項新技術可以讓石油鉆桿管體、接頭的晶粒度由原來的7級提高到10級以上,大大提高產品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石油鉆具產品的抗扭抗腐能力將大大提升,特別適用于在深海區(qū)域的石油鉆采。
“這為我們深海石油系列產品的高品質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對我們進一步打開歐美新興的深海石油鉆具市場具有極大的意義。”曙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家華告訴記者,目前,這項技術已受到國際熱處理行業(yè)和知名石油公司的極大關注和認可。美國??松?middot;美孚石油公司、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等多家國際知名石油公司都表達了想跟曙光集團合作的意愿,曙光集團將大踏步進軍歐美的深海石油鉆具市場。